03
thumb

NEWS TITLE

主持人上镜的技巧

POST TIME
2015-04-03 16:59

播音:主持人上镜的技巧


         在播音主持的实践中,常常有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一次节目或一篇稿件事前做了不少的准备,对提纲、资料、话题等内容也已经心中有数了,可是一面对镜头,脑子就一片空白,不知要说些什么,或是对着提词器念稿也频频出错,“重来”、“再来”,一发不可收拾,越错越慌。相反,有人一看到镜头,便觉精神抖擞,仿佛找到了知音,要和朋友聊开了,注意力集中,积极、振奋,发挥超常,比节目前的准备还要好。


      所以,前期扎实的准备固然重要,而镜头前的状态同样十分重要,它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好的镜头前状态能使播音主持锦上添花,差的镜头前状态,则使播音主持功败垂成。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要想成功地完成一次次节目,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镜头前的状态调整。


      一、首先要有在镜头前表达的愿望


      你有没有创作的热情,有没有镜头前表现的欲望,有没有热爱这项事业的心情呢?答案如果是“有”,那么镜头前的状态你已经找到了一半。因为这时,你期待向观众传递信息,与之交流情感,抒发心怀;因为积极兴奋的心态有助于激发灵感和传递热情与真诚。面对镜头,你的眼神将会顿时发亮,将会充满了各种符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等等。观众可感觉到的便是一个生动的、个性的、鲜活的你。能感染观众,便是成功。


      答案如果是“没有”,问题也许真的有些严重了。试想,当一名播音员主持人镜头前找不到感觉,无精打采,不是我要说,而是要我说,不得不说;不是主动地面对镜头,而是被动地被镜头拍摄;不顾及节目内容,高兴不高兴都在做节目中显露出来;或是根本不把镜头当回事;或只为完成任务……受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管你是新人还是名嘴,让一双空洞的眼睛在自己的面前眨巴,让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在眼前浮动,他们的反映自然不会客气,除了皱眉、摇头,便会是“换台”。所以,决定镜头前状态好坏的,其实首当其冲的是态度问题。


      二、排除杂念,抵抗干扰


      面对镜头时,一些莫名其妙的杂念,如跑神、走思或“今天化妆怎么样”、“服装行不行”、“灯光有点刺眼”、“领导在外面看我录节目”、“这么多人围观啊”等等,一旦冲击自己的思想,就会直接干扰思维的方向与内容,注意的兴奋中心被抑制,思想游离于创作之外,这样很容易出错,口误或是干脆记不起该说什么。这是镜头前极易产生的问题,直接干扰着节目播出质量。这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比如,用所播节目的内容来引导自己,把注意力拉回去。当注意力集中了,对其他事情也就淡忘了、忽略了。不同的人可以总结出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办法。


      人的情绪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外部刺激引起的变化,又有内在因素产生的影响,既有来自生活的,又有来自工作的。例如针对节目本身,有时也会出现意见,观点的不一致或分歧,播出前自然应该据理力争,拿出自己的理由,一旦到了镜头前,则必须服从大局,服从创作集体的意愿,而不能带着抵触情绪进入镜头前状态,那样,带给观众的只能是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做为主持人,必须学会调整、控制,甚至是克制自己的情绪,把个人的事先放在一边,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竞技状态”、“镜前状态”。当然,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很好的心理素质,前者靠的是信念,后者靠的是锤炼。


       三、克服紧张心理


      面对新的挑战或是新的环境或接受重大任务,都容易导致紧张心理。刚刚入行的新人面对镜头,出现紧张,说话不利索,不能自我控制是常有的事。这是因为实践经验少,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多加锻炼,就会慢慢好起来。


      对于老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有紧张的情况,多半是环境的改变(如录播改直播、演播室改现场),气氛的改变(如重大播出任务、大制作、期望值高)等等。如果用消极的心理暗示,如“别慌”、“别紧张”,则会人为地制造紧张空气,产生心理负担,带来反面刺激,增加不自信的心理,导致失败。其实,思想上放松,行动上紧张,才是调整状态的最好办法。

关闭音乐
  dog_gif最新公告:名博启华教育培训学校常年开设播音主持、表演、声乐、书法、编导、摄影等专业,欢迎到校咨询报名学习专业~!主校区:奈河东路8号金茂商务中心3楼 。电话:18660898625 显示视频

本版块的内容尚未添加编辑,
请点击'编辑/管理'进行修改!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