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humb

NEWS TITLE

考官问答之最喜爱主持人(白岩松)—在纷扰中,保持云淡风轻.

POST TIME
2015-04-01 16:45

1.关于新闻要专业:不要悲情


我很多年前就说过,新闻是一个长跑的进程,在你跑的每一圈里面,谁突然领先了、谁突然掉队了,都不重要;第二个我从来没觉得新闻业有多重要,你凭什么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可能吗?你不过就是千百万声音中的一个,但是你在这个平台上去说而已;第三个有很多人说新媒体、传统媒体,请问互联网时代之后,我变得比以前更糟糕了吗?还是你的影响力多了更多的渠道?当然是后者。十年前白岩松的声音能有多少人听到?这十年又扩张到多少声音?尤其从《新闻1+1》之后,我们的节目除了电视,还有了互联网。


当舆论监督被单独放大的时候,它只是少数栏目的特权,比如说在中央电视台,只有《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可以做,其他任何栏目不可以做舆论监督,今天没有几个人提舆论监督了,说明它回到了新闻原有的属性当中无处不在了。


请问现在舆论监督哪没有?不再是《焦点访谈》垄断的、不再是《新闻调查》垄断的,《24小时》也有、《东方时空》也有、《共同关注》也有、《新闻1+1》也有,这是正常的,回到了新闻该有的属性当中。


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出现的时候,记者经常被视为独入虎穴的孤胆英雄,被赋予了很多新闻本来的专业之上的某些色彩,悲壮、荣耀,推动社会前行,改变现实不好的地方。这曾经是很打动很多人加入新闻行业的原因。


但我现在在反思:我们是不是夸大了新闻过去的影响?放大了自己的社会作用?今天又给自己的悲情太多了?我们是不是给自己塑造的某种形象打下了太深的烙印,最后连我们自己好像都很难逃离这个躯壳了,我们如果不能够质疑和对抗某些东西,好像就没有价值了,对吗?


我看胡舒立80年代末写的《访美记》里面有一句话,她引用《今日美国》那个老总说的,别人都在做失望新闻,我做希望新闻。其实从我的本心来说,我很愿意做希望新闻。但我们现在这种新闻环境和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我觉得你必须还要去行使更多的职责,你要去当好啄木鸟,因为新闻需要整体的前进,在这个社会上有更准确的位置和力量,因为它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2.关于新闻教育:适应不了平淡就别混


你去问问现在的孩子们,跟十几年前比较起来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多少优秀的、一流的高中毕业生会写上第一志愿新闻系,我觉得跟十几年相比一定是下降的过程。


现在新闻业有个矛盾的现象:新闻这个行业的社会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很多人工作不到7年,就改行干别的去了;另外是不停地扩招,每一个大学都开办了新闻传播或者新闻学系,甚至二本、三本和职业学院都有了这些专业,学生越来越多。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对我们很多新闻人最大的毁灭,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让他们习惯了去追寻意义。后来一想,我们从小就是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然后这本书什么意义、有标准答案过来的。所以他们什么都要探求意义。可是我要非常狠地告诉他们,意义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过程和有味道的新发现的细节,才蕴藏着无限的意义。


直接说出来的意义都没意义,有什么意义吗?我们有多少人的道德水准,是被街边贴的标语横幅改造的?


从新闻训练来说,本科生是基本的新闻技能训练,但教育有点太拘泥于新闻本体。


当我做了25年新闻的时候,我发现只有当你的人生打得更开的时候,你面对一个具体的新闻的时候才会操作得游刃有余。因为新闻归根到底,是一个人性与社会心理的洞察力的问题。


任何行当都有工作两三年之后的平淡期。我跟大学生在沟通的时候,他们总是问我走出校园你给我们的建议是什么?


我说给你们最重要的建议就是知道生活是平淡的,适应这种平淡。年轻时在校园里永远把未来的工作、生活、爱情,想象得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和激情。我说长大以后会发现,不是的,爱情一定会从送玫瑰花变成过普通的日子,工作也一定会由法拉奇、克朗凯特变成每一个琐碎的解说词。你要是适应不了平淡你就别混新闻业。



3.关于中国:更多的声音平等地存在


我觉得接下来的中国反而要的不是你对我错,而是更多的声音都可以平等地存在,人群都可以更加平等地相处,更自由地表达以及更自由地迁徙和相处,这些新的概念和过去是不一样的。


我也希望整个社会决策者都应该更加意识到,因为归根到底千江万流汇入大海是不可阻挡的,一切有规律性的东西一定会按照规律前行的,他可能在某些局部的时间会有倒退、会有原地踏步,但是终究这个方向很难更改。


其实我这些年给自己经常的一个提示就是:当机会和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你要让它变得更好;但是当机会和环境突然变得很糟的时候,你一定保证不让它变得更坏。这两点非常重要,我觉得不光是在中国,在哪恐怕都是如此。


4.关于变革:我不是这个时代的失落者


过去是看到不喜欢的东西被干掉,我就会好像获得了一种自由,后来发现它很虚幻,但社会在前进的过程中需要这个东西鼓励,而现在需要一种综合的提升。


《乌合之众》那本书里一开始前言就写着,一个大的时代变化最后一定是以人民的思想、行为和信仰发生变化而作为这个时代变革的标志,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不是这个时代的失落者。我不是这个时代的失落者,是不是仅仅是运气?我觉得不是运气,我从来不用畏惧的心去面对变动,我走到哪都在跟年轻人说,要用好奇去看待变化,有的人是用畏惧看待变化,我永远用好奇去看待变化。


所以你应该发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很多栏目的第一个动作、第一个样片都是我做的,别人会觉得变化就会沮丧、就会有不安感,我没有,我在变化的时候总是很兴奋,我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



5.关于未来:相信时间,没有什么可忧虑


过去年轻的时候,有很多的焦虑,来自认为很多事情要功成在我。但是如果当你有一天想明白了,功成不必有我,每一代人都无法走到毕其功于一役的那一瞬间,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都会出现,我正是从想通了这件事情开始变得更心平气和,哪一代人最美好的东西在那一代彻底实现了?


可能因为我们全家全是搞历史的,我不会被眼前突然的急风或者说是瞬间的变化就打乱,历史会有它的规律在,我还是比较相信时间,时代在向前发展的时候,时间会 让你的很多忧虑最后变得很可笑,其实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人们会回来的,你觉得当下的中国人就会一门心思走到物质的尽头吗?不会。如果我们都曾经有幻想,新闻真正自由了,都是铁肩担道义的文章,充满着社会责任感,你信吗?


当新闻假如有一天无所限制的时候,首先一定出现的是由国民的平均素养所导致的那个需求澎湃而来,肯定不是我们想象的是铁肩担道义,而是更加娱乐。但不能因为这个结果你就不去推动它,我们仍然要承担这个使命要去推动,但是你应该知道首先出现的不会是你期待的那个结果你要接受,那是自由到来的时候必然经过的过程,然后还会有很漫长的一个阶段。我觉得未来时代的发展,不能把它寄托在某个人一声令下,理想主义者立即云集,重新变成一场革命。


一定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用更符合新闻规律的事情做职业该做的事情,这是这个时代,谁能够逆时代?而且这是进步的标志,不是落后的标志。

关闭音乐
  dog_gif最新公告:名博启华教育培训学校常年开设播音主持、表演、声乐、书法、编导、摄影等专业,欢迎到校咨询报名学习专业~!主校区:奈河东路8号金茂商务中心3楼 。电话:18660898625 显示视频

本版块的内容尚未添加编辑,
请点击'编辑/管理'进行修改!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