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里的水晶鞋
——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细节
青春总会逝去,回忆却是永恒。走过年少的人对于“青春”的感情往往暧昧而复杂,即使它曾经承载辉煌、充斥梦想,却与现在的自己早已不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的是几个人在大学时期直到走向社会一步步蜕变的故事。却很轻易的让观影人看到昔日的自己、往日的青春。导演赵薇拍摄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巧妙运用细节的影片。影片中生动、典型、真实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还是对于揭示人物性格与心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细节能够惟妙惟肖、细致入微地凸显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郑微刚到大学时,张开介绍自己时。郑微说:“张开,你哪儿张开啊”。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就能开这样的玩笑,人物台词这一细节刻画,表现了郑微是一个洒脱直率不拘小节的人。黎维娟在谈及舍友有没有男朋友这一画面时,黎维娟说:“我可没有私心杂念,我只想好好学习事业有成。”人物台词的又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黎维娟就像女版的陈孝正一样,出身微寒,却有着很强的上进心,骨子里是利己主义者,信奉利益之上,有自己的一套人生理论。朱小北,她被污蔑偷东西,但是自尊心强大的她拒绝被搜身,后来在学校领导面前又得不到道歉,一气之下把小卖部砸了,因此而退学。最后成了记忆专家,遇到许开阳时,自己却故作失忆。这一细节刻画,突出了这是她自尊心强大的一个写照,男孩子性格的女生,性格直率,敢说敢做。
其次,导演用细节为后续的情节做铺垫和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也是独具匠心。影片开头,一个全景,郑微从火车上下来,左顾右盼这一细节设置了悬念,郑微在等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新生入学时,全景刻画了阮莞踏入学校,从郑微的表情中观众看到了她的嫉妒心,这一细节推动了故事发展,为住同一间宿舍做铺垫。郑微初到张开宿舍,借黄碟,与郑微被陈孝正推倒时伸出了兰花指,这一细节表现了郑微在陈孝正面前是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对于两个男的的不同举动,导演通过言行的刻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再次,细节有着深化主题的作用。影片一共有两处想起了so young的音乐,第一次是在阮莞刚进入大学时,第二次是在阮莞赴赵世永一起去看suede的演唱会时,在马路上,这最起码说明了两点:一、电影情节丝毫不拖沓,连催人眼泪的连续情节都没有,似乎用镜头告诉观众,就在人们不经意间,青春已经悄然逝去,容不得半点等待;二、不得不提这部电影在音乐的插播与衔接,以及对情节的催化作用上,做得很到位。似乎音乐声该响起的时候,它就响起来了。果真与观众心有灵犀。这就是阮莞最伟大的地方。阮莞的死也是极富寓意的,奔跑着去见青春的爱,在遇见红灯的时候转身回跑,生命嘎然而止。死在青春永恒的时候,也死在追寻爱的路上,死在遇见红灯转身跑的时候。谁说,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阮莞爱爱情胜过了爱她自己,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影片从一开始用童话开始,这一细节,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一切似乎就是一个童话,而水晶鞋代表着爱情,郑微的突然醒来,代表着梦境与现实相反,暗示着她与陈孝正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郑微满心欢喜的下火车,这里运用了一个隐喻蒙太奇,这一细节暗示了她从此一个人负重前行,被男友抛弃。施洁这个人物的出现,也是导演精心设计的一个细节。阮莞为爱情而死,郑薇嘴上骂她傻,其实转身却去找了林静,因为她看到了阮莞因爱而死的傻,也看到了她因爱而死的伟大。所以她想到了她的避风港林静,她重复着求求你,我们结婚吧。如果电影至此结束,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一个女人终于懂得了珍惜,终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但是,此时施洁的故事出现了。施洁为了林静几乎疯狂,施洁和林静,就是活脱脱第二个郑微和陈孝正。施洁是一面镜子,郑微看到了自己。她想到了自己和陈孝正的结局,她不忍心让施洁变成第二个自己。于是她选择了放弃。我们都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我们了,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严格来讲,这部电影不算有首尾呼应,但是把电影最开始和电影最开始以后的部分当做两部分来看,它们竟然契合地如此巧妙。最开始郑微的梦里是童话般的美好,而醒来后却是屌丝般的现实。就正如她那浓烈如美酒般的青春逝去后,面对的是泉水一样通透的幡悟。这中间,隔着一千一万个过滤筛。她青春里的每一个人,就是筛子般的存在。陈孝正的自私,林静的矛盾,小北的自尊,黎维娟的现实,阮莞的傻,老张的执着,许开阳的天真,赵世永的软弱,曾毓的阴暗R26;R26;R26;R26;R26;R26;郑微既是一颗棋子,也是一个观棋者,这些人一个个的从她心中穿过,当美酒已滤成清泉,她的青春落在了一面叫施洁的镜子身上,悄然碎开。而每一个筛子,对于不同的观众而言,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自己的镜子。一部充满筛子的电影也许不足为奇,但赵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让每一个筛子都彻底丰满,用老张的话来说,“哪儿都能张开。”因为,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