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
![]() |
NEWS TITLE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谈考生应具备的素质和如何准备播音与主持专业POST TIME |
采访、播音系系主任付程
——如何准备播音与主持专业
采访地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
记者:王绚
记者(以下简称记):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有哪些?
付程(以下简称付):首先要有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具体体现在考生在朗读和交谈时,基本听不出有方言语调,词汇用法、语法用法要规范、标准。
第二是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发音器官健康,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到位、正确;发音咬字不含混、不脱噜、不吃字等;音质悦耳且有一定的明亮度和弹性,有较自如的气息状态,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
第三有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能透过文字语言感受其深层意韵,对所播的内容都能做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声情并茂,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积极、顺畅、完整;朗读、评述、主持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序、言之有味、言之有对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四是有较敏锐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
第五较好的形象、气质、形体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形象的基本要求是端正、上镜、不俗;气质的基本要求是:大气、正气、灵气、雅气。形体的基本要求是:身材匀称,男一般不低于175厘米,女一般不低于165厘米,整体形象落落大方,有亲和力。
记:请您谈谈如何准备和参加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考试,历年考试考生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付:过去几年来,我校专业考试主要是以下一些形式:
第一项是指定稿件朗读的考试:稿件是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文。考生拿到稿件 后可通过“读——想——诵”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步的准备工作:
(1)读 拿到稿件先不要急于出声朗读,而是要精力集中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一、二遍,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把握文章层次的脉络。
(2)想〓想主题——准备稿件不能只知道说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还要明确事件当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情与理,即稿件的中心思想、精神实质。想目的——一般而言,朗读者朗读的目的与稿件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一致的。这也正是朗读者通过有声语言传播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使人们通过听你的朗读受到震动、激励和警醒。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为成功的朗读奠定了基础。想对象——可以把主考老师当成自己朗读的听众和朋友,设想他们听到你的朗读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他们将有什么积极的作用,等等。另外,还可以根据所播讲的内容来具体地设想对象。想重点——任何文章的内容都不是没有主次、不分轻重的。朗读者在进行朗读准备时,还必须明确文章中哪些词、句、段、层次更重要些,哪些属于次要的部分。想基调——准备稿件的最后,还要想一想这篇稿件应以什么样的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加以表达,是热情赞扬的,还是严肃郑重;是说服规劝的,还是严厉批评;是深切缅怀的,还是深情回忆……等等,恰切的基调是朗读的方向,把握准了总的基调,朗读就像航标指引下的航船,把正了方向。
(3)诵〓做了以上的工作之后,就可以小声地上口诵读了。这一过程也很重要。它是对前两个阶段工作的检验和对稿件认识的实践过程。上口诵读,既可以丰富自己对稿件的认识和感受,同时,又可能从对有声语言的听觉反馈中受到激励,发现和校正理解和感受的偏差。有时会有这种情况:理智地分析时,对稿件某一部分的认识和感受是一个样,而一经上口诵读,又是另一个样。这时就需要再仔细分析、推敲一下。一般的规律是:理智的分析应服从表达的需要。做了以上的工作,应考者对稿件的认识和感受变得深刻多了,似成竹在胸,一股积极的朗读欲望便油然而生,带着这种积极的状态进入考场,指定稿件朗读的考试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成功的把握。
第二步:稿件的朗读〓如前所述,指定稿件朗读的要求是:清楚、准确、顺畅、生动。通过对以下四个方面的把握,可以较好地实现上述要求。
第一,感受领先,以情带声。从以往的考试来看,在指定稿件朗读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考生毫无感受、毫无表情地念,机械地、干巴巴地读,这种“朗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低层次的“照本宣科”、“念字出声”,距离朗读的目的、考试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一个字不念错,一个结巴都不打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朗读,是朗读者对稿件内容的有感而发和真实态度感情的自然流露。在稿件准备时,朗读者已对内容的主题、目的、基调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朗读时,要善于带着这种认识和感受去朗读,并且善于随着内容的变化,让自己的感受也相应地变化,再用变化的语气把这种变化的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归堆儿”、“抱团儿”,清楚连贯。清经常有的考生在朗读时或者一句一顿,或者是从头到尾不敢停顿,使内容既不完整,也不连贯,散乱一片,影响了内容的准确表达。朗读者可以通过划分小层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划分小层次就是把一个自然段内容联系较紧密的句子有机地组合到一起,表达时,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尽量读得紧凑、连贯。
表达的时候,注意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句间少停多连,句尾多扬少抑,“归堆儿、抱团儿”;而在小层次之间,注意用停顿、语气加以区分,这样读出来的内容就容易完整、连贯了。
第三,重点突出,主次鲜明。朗读表达最忌“千篇一律”,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同样的轻重,同样的快慢、同样的虚实、同样的高低、同样的间隔,造成声音效果的单调、平板、乏味。朗读者要善于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运动,对于那些直接表现主题、目的、基调的词、段、句给予突出强调。强调可以用加重的方式,也可以用停顿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快慢和抑扬的变化进行。
第四,排除杂念,全神贯注。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有声语言艺术活动,它需要朗读者全神贯注。然而考场的氛围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得紧张。过度紧张会分散考生的注意力,使朗读不能顺利进行;还有的考生怕自己朗读不好,缺乏自信;有的想自己的声音如何,嘀咕自己语音、发音、嗓音的“毛病”;还有的在想主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有的偶然打个结巴,读走了一个音,而懊恼不已,以致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所读的内容。以上种种,都属于杂念,这些“外抑制”会压抑大脑皮层对稿件内容的兴奋,会影响应考者正常的朗读状态,影响表达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全神贯注于稿件内容。可以用思考内容来排除杂念的干扰,也可以设想主考老师作为听众非常想听你的讲述——用以调动自己积极的表达状态。指定稿件朗读,同时也是检验考生的心理素质,注意力专注集中、处变不惊、从容沉稳才是上乘素质的表现。
第四项内容是即兴评述:
即兴评述的目的是考查应试者快速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口语的表达能力及临场不慌的心理素质。这是播音与主持专业考试中较有难度的一项内容。它要求考生思维敏捷、快速组织语言能力强、记忆力强,同时,它也是对考生知识功底、文化素质的检验。从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这一项内容进行得不理想而影响了专业考试的成绩。因此,即兴评述是考生应该格外重视和需认真对待的内容。?即兴评述实际上就是一篇口头小议论文,要求不少于3分钟,约六七百字。准备的时间也不长,考生抽取题目后准备5分钟,就进入考场。即兴评述的题目都是议论性的,内容基本都在高中生的知识、常识、时事水平的范围之内。比如:“你如何看待当前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对高中生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谈谈你对‘语言美’的认识”、“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谈谈你喜欢的人生格言”、“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应该说,这样一些题目都是可以做到有话可说的。
如何应考?提出以下6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认真审题,确立观点。
抽到一个题目,要认真审题,知道题目要你议论的是什么。下去准备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观点,观点既要明确还要正确,只明确不正确也不行。
第二,思考提纲,把握结构。
确立了观点,就要迅速围绕观点思考一个提纲,理清议论的思路。因为准备的时间很短,要求又不能写提纲,所以,提纲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提纲,关键是把议论的结构“搭”起来。
如“高中生早恋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一题,提纲和结构可以这样设计:
观点:高中生早恋是不对的。
危害性:①影响学习;②有碍身心健康;③影响风气;④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①中学生自身;②家庭;③学校;④社会(怎样做)。
结论: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准备完提纲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再把开头的话和结尾收场的话想一想,争取设计得精彩一。“语不惊人死不休”,开好头,收好尾。需要提醒的是,准备时切不可试图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想好,因为无论是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做不到这一点。
第三,强行记忆,边想边说。
即兴评述对考生强行记忆能力是一个检验。快速想好了提纲,要反复加强记忆,首先是把大的分观点和大的结构记住,然后再强行记忆分观点中的小观点和小结构。说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说,不要试图去背准备时的原话,而要去说准备时观点的意思。说意思容易始终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还容易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为即兴评述增色。另外,也不要用一种貌似流利和生动的“演讲调”,这样容易给主考一种事先押题背诵的感受。不用担心说得不精彩和不流畅,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偶有罗嗦、重复、不顺畅包括词语的不太准确,在即兴口语表达中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第四,联系实际,巧用例证。
即兴评述是要应考者谈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让你做一篇理论文章或学术演讲,有的考生不明此道,一上来就说了一堆堂皇而又空洞的话,一张嘴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生搬硬套,反而华而不实。无论什么题目,评述就是谈自己的看法,而不要去揣摩主考人的心思,投其所好。联系实际,最好的方法,联系自己的实际。考生联系自己身边人的实际,联系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实际,谈自己最为熟悉的、最有感受的人和事,容易谈得有感而发,入情入理。可以多准备一些生动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人的、自己的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实例。特别是当思维和语言不太顺畅时或一时想不起准备的提纲时,都可以信手拈来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方面来增加论证的力度,一方面可以边说边理清思路。当然,也不可把评述搞成事例的堆砌,关键是要用得好,用得不留痕迹。
第五,自信连贯,一气呵成。
可以把收听对象设想成你要说服的人,用以调动自己的评述欲望,坚信“我有理!”“我一定要说服你!”可以增强评述的主动性、说服性。另外,尽量使评述连贯、流利,即使一时“无话可说”,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说”,尽量不要让语流出现“断线”、“卡壳”。因为这种“断线”和“卡壳”会加剧思维的空白和心理的紧张。咬紧牙关,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度过暂时的难关,一气呵成、完成评述。
第六,自拟题目,提早练习。
有志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青年朋友,可以通过平时自选题目、自我评述的方式,加以练习,积累经验。临参加考试之前一两个月,课余或学习之余,拿出一点时间,自拟个题目,准备几分钟,就评述几分钟。开始可以准备时间稍长一些,如15~20分钟,然后说上3~5分钟。随着练习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准备时间可以逐渐缩短。关键是要熟悉这套程序和方法。可以请自己的家人或同学帮助自己练习,请他们做你的听众,事后,帮你分析不足,挑毛病。当你练了十个八个题目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即兴评述的能力已经提高和增强了。
记:2006年考试内容和标准将会怎样改变?
付:我们的标准不会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广播电视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我们会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些调整。比如现在需要个性鲜明,在某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孩子,常规考试对学生素质的考察就不是很全面,过去我们考试即兴的东西弱了一些,临时性的,突发的,考察应变能力的内容和方式还需要充实。过去是一个一个的考,我们考虑是否可以借鉴表演的考试方法——一组一组的考,比如一拨进来10个学生,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潜质。竞争意识不强,即兴表达能力不强的考生就会处于弱势 。我们的专业需要性格开朗、状态积极、反映灵敏、表达欲望交流欲望很强的人,这样的比较容易成材;还可以设置辩论的环节,就一个问题分成正反方,进行相对立观点的交锋,在竞争和对抗当中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文化底蕴就比较容易考察了。2006年我们的招生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招生的方法会做一些适当调整,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考试方法的调整使学生更加充分地展示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使真正具备专业潜质的考生进入学校。我们的口号是不要遗漏一个好苗子。招生简章会在年底出来。
记:社会上传言艺术类考生托关系,考试怎样保证公开、公正、公平?
付:这些年来我们能够选拔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有一整套严格的招生考试制度。社会上有这样的担心,正说明考生和考生家长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一个孩子的考试关系到其一生,也影响家庭和社会。我们是很重视这个问题的。今年在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增加人文关怀,我们还制定了考试的规范程序和规范用语。从老师一跟考生接触,我们都有规范语言和行为举止。录取是严格按照成绩进行的,为了增加考试的公正性,我们原来只是初试和复试,现在〖HTHB〗我们要经过五试。初试、复试考完之后,三试看录像,每考点两个考场的考官要共同审看录像进行三试,保证每个考点评判标准的统一。在学校我们还要组织专家教授把所有通过的考生再审看一遍,把考生拿到全国的平台上横向比较,以避免个别考点、考场整体偏高或偏低的情况。最后再组成终审小组进行终审。经过了这五关,应该说我们给的分数是很公正的。
记:请您谈谈南广的招生情况?
付:南广的招生也由我们负责考试,他们招生数量比我们多。专业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与我们相同。很多考生兼报两个学校,考试标准和方法都一样,由我们来考,考一次的成绩管两个学校。
记:老师看到考生过分紧张会怎样缓解考生的情绪?
付:我们制定的规范用语就是为了缓解考生的紧张,我们会尽量用语言等方式引导学生放松,2006年专业考试我们会增加一些方法和环节,帮助考生克服紧张。
记:请您谈谈“新苗杯”大赛的情况?
付: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我们从2002年开始举办“新苗杯”全国中学生业余主持人大赛,到今年已经举办了四届。我们对获奖的优秀选手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省决赛的前三名可以获得专业免试资格,全国总决赛的前六名可以优先录取。大赛在中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几年来大赛优秀选手进入我校播音专业的比例逐年增加:2002年为12%;2003年为15%;2004年为20%;2005年已增至25%。
显示视频 |
本版块的内容尚未添加编辑,
请点击'编辑/管理'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