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 |
NEWS TITLE 人人都能出口成章(最简单最实用的口才训练法)POST TIME |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口才训练法,这个方法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先一字一句地把要讲的内容写成讲稿,再一节一段的背出讲稿,最后甩掉讲稿上台讲述,很多人都是通过这种方法练就了令人羡慕的口才。
上海有一位特级语文教师,讲课生动,出口成章,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他惊人的口才。在几百人、几千人的大会上,她能不用讲稿,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小时,赢得全场阵阵掌声。然而,她在刚当教师时,讲课经常结结巴巴,她下苦功练口才,用的就是“写——背——讲”这三个步骤。她曾这样总结过:“为了纠正罗唆、重复的毛病,我把上课要说的话和要讲的内容全部写下来,先进行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去,然后背下来,再口头复述,用书面语言来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每天去学校的途中,利用步行的时间,把要讲的话一句句在脑中“过电影”,几年锻炼下来,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
河南有位特级教师叫平宗诚,此人口才非凡,上台只几句话,就能使喧闹嘈杂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他也是用了“写——背——讲”的训练法。他总结说:为了使自己的语言干净、洗练,就努力用最简洁、最准确的文字书写教案,再背熟它,避免掺杂任何多余的字词,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习惯。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很会讲话,从46岁起曾举行过四次规模盛大的巡回说书,足迹遍及英国大小城市,还曾去法、美等国说书。在美国演说76场,把美国总统、内阁部长、部队将领、外交使团等都吸引到他的说书大厅。可见狄更斯多么有口才!他的口才也是在“写——背——讲”反复循环中得到提高的。他从自己已出版的中、长篇小说中选出某些片断,根据说书的要求一字一句改写,然后背熟全部脚本,再登台讲述。他回忆说:“我白天常常刻苦地练两遍,到夜里再苦练,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
这个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口才,主要原因是:
1、在写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使之严密化、清晰化。而这正是提高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
2、在背的过程中,强化了规范的语言习惯,纠正了不规范的语言习惯,诸如:口头禅、重复语、罗嗦话,以及不通顺的语句等;
3、在讲的过程中,使思维灵敏,更熟练地掌握大量词汇、短语、句式、警句和其他各种丰富的语言材料。
三步循环训练法的具体法是:
1、写
写这类讲稿,注意三个环节:
(1)落笔前想清楚。不要提笔就写,应该“意在笔先”。落笔前先把有关问题想得清清楚楚:一要想清楚听讲的对象。对什么人讲什么话,怎么讲,都要有针对性。二要想清楚讲话的内容。说些什么观点,运用哪些材料,都应精细整理。三要想清楚讲话的结构。先说什么,次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都得一一思考,适当排列。四要想清楚讲话的头尾。“开局如爆竹,结句如撞钟。”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讲话的语音稍纵即逝,更要在开局与结尾处抓住听众。
(2)动笔时有宗旨。这个宗旨,就是时时不忘所写的是讲话稿。遣词造句时,处处注重口语化,多用通俗明白的口头语言,少用深奥难懂得书面语;多用简洁的快短句,少用转折繁复的长句;力求讲稿简短明快,层次清晰,使人一听就明白;力避冗长拖拉,条理杂乱,叫人不得要领。
(3)搁笔前细修改。写完不等于写好,修改这一环节决不能忘。要根据演讲稿的要求细细推敲,做到增、删、改、换,即内容单薄的要增添,选例重复、言语罗嗦的要删,文句不通、用词不当的要改,思路不清、主次不明的段落要换。
2、背
下功夫把讲稿背出来。背诵讲稿也要讲究方法:
(1)理清层次背诵。背诵前先列出全文提纲,牢记它等于抓住了全文总纲。再以纲带目,逐层背诵。
(2)分成片断背诵。把全文分成三四大段,分段背出,化整为零,再合成整篇背诵,而是每次一刻钟、二十分钟,反复多次,中间可穿插些其他内容。这样费时不多,效果往往很好。
(3)利用零星时间背诵。做家务、散步、排队购物、茶余饭后等零碎时间,都可用来背诵。
3、讲
充满信心,甩掉讲稿,娓娓而谈。请注意,此时是讲话,不是背诵或朗读。初学者常会出现几种情况:(1)刚张嘴就忘了词。不用紧张,可以瞟一眼讲稿,那早已背熟的词句只要有个头,自会涌到嘴边的。(2)讲到一半忘了词。此时,不要去翻讲稿,可把忘记的一段跳过去。只要态度从容,听众是不知道你把原讲稿子跳过了一节的。最好有份简单提纲,必要时扫视一眼,便会清除障碍,引出下文。(3)讲的内容与背诵的文句可以不尽相符,只要讲得流畅即可,部分文句的变动是完全可以的,不必紧张。
您可能会觉得这三个步骤太过简单太过普通,其实,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只要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您的口才一定会突飞猛进!
显示视频 |
本版块的内容尚未添加编辑,
请点击'编辑/管理'进行修改!